零售模式

关联机制

碎片作为交易 NFT 的媒介。买 NFT 的人需要支付碎片,卖 NFT 的人获得碎片。

人们为什么会买入这种碎片

最根本的需求是购买 NFT。人们认可 NFT 的价值,愿意持有它,于是通过够买碎片的方式获取 NFT。
这种先买碎片再兑换为 NFT 的模式,实质上是用 NFT 的价值,撑起了碎片在二级市场的热度。进而促成了第二类需求,投机炒作。
投机者或许并不喜欢这种 NFT,但他们认为 NFT 有炒作空间,此时流动性好,快进快出,购买数量灵活的 NFT 碎片,成为了这类人极好的投资目标。这些炒作反过来又推高了 NFT 的价格,吸引更多的人持有 NFT。
得益于碎片化技术为 NFT 带来的充沛流动性,炒作需求和 NFT 的收藏需求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NFT 批量做市模型

为了方便做市商为 NFT 定价,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 NFT 做市模型。你可以设定筛选条件,所有符合筛选条件的 NFT 都被视作同质的,有相同的价格。
通过设定合适的筛选条件,你可以构建出某类 NFT 的地板价,例如:
  • 所有 CryptoPunk 都价值 100 碎片;100 碎片的价格即反映了 CryptoPunk 的地板价
  • 所有 id 小于 100 的 artblock 都价值 10 碎片;10 碎片的价格即反映了 id 小于 100 的 artblock 的地板价
  • 所有 0 代 cryptokitty 都价值 5 碎片;5 碎片的价格即反映了 0 代 cryptokitty 的地板价

套利路径

零售机制下的碎片价值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由套利路径维护的。碎片市场与普通的 NFT 市场之间存在套利空间。
如果碎片的市场价上升,那么人们有动力从外部市场买入 NFT,随后在碎片化市场将其出售(先把 NFT 变成碎片再抛售成美元)。碎片的价格会降低,直到碎片的价值和 NFT 的外部市场地板价相同,套利空间消失。
如果碎片的市场价下降,那么人们有动力从碎片化市场买入 NFT(先用美元买入碎片再兑换为 NFT),随后将 NFT 在外部市场出售。碎片的价格会上升,直到碎片的价值和 NFT 的外部市场地板价相同,套利空间消失。
市场中的套利者会维护碎片的价格,使其锚定 NFT 的价格。这样就将 NFT 的价值映射到了碎片这一 ERC20 代币上。

几种可能的用例

零售机制非常灵活,利用它我们可以创建出多种产品。这里抛砖引玉,列出几个可能的用例:

创建 NFT 指数基金

对于流动性不好,单价较高的 NFT,可以为其设置碎片池。这一碎片池以恒定的碎片数量兑换 NFT,一旦有人买入碎片,使其价格上涨,就会有套利者将 NFT 注入池子来换取碎片。这实质上创造了一种指数基金,即用户购买份额,基金使用收到的钱去购买标的。只不过这个过程完全由市场自发完成,无需任何人的维护。

创建 GameFi 游戏道具市场

类比一下,碎片就是游戏里的金币,而 NFT 是游戏里的装备。你只需要点几下鼠标,就能建立一个游戏商场。你可以灵活设置每个装备的出售和回收价格,也可以使用流动性挖矿等手段刺激金币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如果有你看好游戏的发展势头,不需要去玩游戏,也不需要买装备,只要买游戏金币就可以了!

创建盲盒发售

你可以将全部 NFT 都放进一个碎片化池子中,并规定只能用碎片随机兑换其中一个 NFT。这样碎片就成为了盲盒。
你还可以根据 NFT 的稀有程度建立多个碎片化池子,这样就实现了不同品质的盲盒。

创建彩票

如果在盲盒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不同 NFT 设定不同的回收价,碎片就变成了彩票。随着开奖的进行,池子里剩下的奖品价值也在变化,彩票的市场价就会随之波动。这创造了多方博弈的局面,会让彩票的二级市场更活跃。如果设置多轮抽奖(例如每周开奖),那彩票本身也成为了一种金融投机品。